從“安防”角度看智慧社區建設和平臺化技術護航
2023-03-04 15:50:33 編輯:bianji2 訪問:
智慧社區是社區管理的新理念,主要通過技術手段賦能社區管理和服務,目的是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安全,舒適,便利的現代化,智慧化生活環境,其中,安全無疑是社區的基本功能,也是當下智慧社區建設的基礎需求,現階段,智慧社區建設也大都是以安全為切入和主導,進而推動整個智慧社區建設快速發展。
安全是安防領域的重要課題,從安防角度來看,智慧社區建設主要是將人臉識別,視頻結構化,大數據,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深入社區場景應用中,并通過視頻監控,人臉識別,可視對講,門禁,車輛識別,消防感知,周界報警,電子巡更,家庭報警等子系統,組建起整個小區前端物聯網感知數據資源池,并通過大數據社區運營平臺,將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和人工分析,實現對社區中的人,車,物,設備實時檢測與管控,進而創新社區的管理模式和增強物業服務能力。
簡而言之,安防企業眼中的智慧社區建設,即是依托以視頻為基礎的多維感知系統,把社區治理中所需的各類數據,通過視覺和傳感采集后統一匯聚,實現使社區管理者,用戶,街道,公安形成信息交互,達到整個社區高效運轉,但不可回避的是,更深層次的場景融合,更簡單易布設的系統架構等問題仍然存在,后期也期待行業共同努力,逐步完善。
面對智慧社區建設群雄逐鹿的局面,安防企業需要通過集成應用系統平臺集成社區各子系統,對社區內萬物狀態的信息實時收集,分析,處理,解決傳統社區中管控繁瑣復雜,社區安全漏洞大,管理人力投入大等實際問題,提升物業管理和服務水平,為居民提供安全,便捷和合適的居住環境。
在安全性,服務性,可持續性的建設方向上,智慧社區應該按照國家標準建設好網絡基礎設施,社區安防系統和綜合服務平臺。
網絡基礎設施。
社區網絡基礎設施是智慧社區建設的根基,網絡信息安全,布線合理性,還有網絡入戶,實時網速,網絡覆蓋范圍等問題都會影響智慧社區建設的質量與水平,由智標委歸口管理的《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技術應用》系列國家標準,涵蓋了社區網絡基礎設施的相關規定,規范了社區網絡建設,為智慧社區網絡建設提供了標準支撐。
并且隨著5G技術在社區領域的普及,會極大提升智慧社區網絡速度與質量,消除更多技術壁壘,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多智能化服務,滿足社區的服務性要求,但與此同時對于社區網絡的安全性要求也會更加嚴格,因此在信息化時代,要充分發揮國產密碼算法在網絡基礎設施的應用與落地,讓社區網絡更加自主,安全,可控,為社區居民的信息安全,數據隱私保駕護航。